刚一入春,武汉的虾子就闹了个水响。眼见着长达五个月的卖虾旺季马上要到来,武汉的虾店老板们成了时下最为忙碌的一群人。“满城到处转,就是为了找个场子。现在很不好找,合适的场子那真是跛子的屁股——俏绷了。”有个老板对记者直言:“你有好位置介绍没?给你介绍费。”
虾档场面越来越大
半年赚百万不是吹牛
有心的市民可能早就留意到了,这几年夏天,武汉街头上卖小龙虾的大排档,场面是越来越大了。“少说几十桌,多的可以摆一两百桌。不怕地方大,就怕地方小了。”找记者帮忙介绍场子的老板称,去年做生意用的桌椅板凳都是现成的,只需搭个简易房做厨房,把围墙一围,地面一平,搭个棚子就能开张。
这位老板嘴里描述的露天虾档,武汉人并不陌生。这几年在武汉,夏夜里在一些马路边或拆迁后的空地上,张灯结彩之处,大多就是这样的小龙虾排档。“反正都是临时设施,投资不大。半年下来,场子小的营业额有两三百万元,场面大的都过千万了。做得好,纯利一两百万元绝对不是吹牛皮。”有行业老板这样告诉记者。
他的这一说法得到了业界人士广泛的认同。“这样的露天虾档都是做半年,歇半年。每年一到夏天,在武汉这样的虾档少说也会出现上千家。一天销售个三五万元的虾档绝不在少数。”董记虾行的老板董建祥这样告诉记者。 |